一男子返乡创业种茶叶 带动村民致富
2022-05-31 09:34:05 来源: xiaolu 一年中最繁忙的春茶季节刚刚结束,胡飞星松了一口气。至少他能睡个好觉。33岁的胡飞星来自安徽省涉县黄卫村。2014年,25岁的他接管了父亲创办的茶厂,回到家乡创办了第二家企业,成为村里最年轻的茶人。多年来,胡飞星积极探索当地茶文化史,引进科学管理模式,改进加工设备,提高茶叶黄卫红茶新产品,为当地茶业发展增添新渠道,帮助当地茶农增加收入。
几代人都做茶,他在茶堆里长大
胡飞星,出生于涉县黄卫古村,是涉县三大烘焙产区之一。她来自毛峰和街道,在明朝很有名。在古代,黄卫以茶兴街闻名江南第一茶市。直到现在,这里很大一部分人仍然以采茶和泡茶为生。他家就是这样,几代人都是茶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就是在茶堆里长大的。
高中毕业后,胡飞星没能考上大学,于是去江苏工作了一年,被父亲紧急召回。如果你帮助别人工作,你最好回来喝茶。父亲这么说。那一年,胡飞星刚满20岁。他听从了父亲的安排。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在天津开了两家茶馆,专注于黄山茶叶销售。当时我不明白。我听父亲的话。我和他一起参观了山东、天津和北京。最后,他选择在天津开店,专攻北方市场。他说,在此之前,他父亲茶厂生产的干茶主要依靠茶商购买,在价格上没有发言权,所以他赚取了加工费。后来,在开了一家茶馆后,他慢慢地开辟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在高峰期,他在天津开了四家茶馆,年销售额超过10万金。

25岁回家创业,他成了村里最年轻的茶人
当时,胡飞星在北方市场销售。他的父亲在家乡的一家茶厂负责泡茶。他的父亲是他强大而稳定的后方,但一次事故打破了平衡。2014年,一场车祸夺走了胡飞星父亲的生命。他父亲的突然去世对胡飞星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作为家中的独子,家庭和茶厂的负担突然压在他的肩上。
但胡飞星说,他明白,茶厂是父亲一生的心血,也是他最大的牵挂,茶厂不能倒下。胡飞星回到家乡,接管了父亲的茶厂,走上了父亲铺就的泡茶之路。胡飞星,年仅25岁,成为当时村里最年轻的泡茶人。胡飞星梳理了自己的泡茶理念。他积极挖掘当地茶文化和历史,成立专业茶叶合作社,推动当地茶农标准化生产,主动与茶叶机厂沟通,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茶叶质量,提高茶叶质量,扩大和加强当地茶叶品牌。

2015年,胡飞星上报申请后,安徽商业经济学会认定其父亲创立的威远品牌为安徽老字号。涉县威远茶叶专业合作社也被评为示范社。2016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涉县威远茶厂使用黄山毛峰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
推动村民科学种茶,旨在将涉茶推向全国
胡飞星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并没有忘记推动村民们一起致富。现在,该合作社已经吸引了300多名茶园农民。他聘请专业人员培训茶园农民,帮助茶园农民走上种植、采摘和管理方面的专业道路。茶园还吸收了该村30多名剩余劳动力,推动了一些村民的就业。除了自己生产和销售外,胡飞星还从当地其他零售投资者那里购买了干茶。即使在一些小茶园销售不佳的情况下,胡飞星也全力支持,以帮助扩大销售渠道。2016年,胡飞星创新地与电视媒体合作,帮助茶园以电视购物的形式销售10多万金的干茶。
现在,胡飞星把自己的时间分成两半,在家乡的茶厂呆了半年做茶,去天津照顾茶馆半年,共同努力线上线下扩大销售。经过几年的经验,他独立挑起了这个茶生意的大梁。渐渐地,胡飞星发现,和他一样,愿意回村里泡茶的年轻面孔也越来越多。其中两个是他的小同学。他们过去在国外工作,过去两年回家泡茶。在早期阶段,他们还咨询了有经验的胡飞星如何泡茶。胡飞星与他们分享了泡茶技术,并共同讨论了销售方法。
扎根于山村,专注于泡茶。2020年,胡飞星被认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街源烘焙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成为青年工匠。2021年,胡飞星还成功研发了黄卫红茶,为黄卫茶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渠道。

2019年,胡飞星成为中国共产党光荣党员。此后,他还被选为涉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21年,他积极提出建议,帮助涉县茶叶产业发展,如建设黄山毛峰、徽州烘焙核心保护区,建设质量示范基地,注重茶叶品牌宣传意识,支持老字号和优质新企业,借助旅游品牌优势发展徽州茶特色观光产业,帮助涉茶振兴和农村振兴。
一路上,胡飞星直言不讳地说,是他父亲的创业和创新精神激励了他。当我还在学校的时候,我父亲创立了威远。他是黄山市农民创业的领导者。这根指挥棒现在在我手中,我会做得很好,把我们的茶推向全国。
文章标签:返乡创业种茶叶